“拓展訓練”源于西方英文Outward-Bound,原意為一艘小船離開安全的港灣,駛向波濤洶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戰。這種訓練起源于二戰期間的英國。當時大西洋商務船隊屢遭德國人襲擊,大批船員落水,由于海水冰冷,又遠離大陸,絕大多數的船員不幸犧牲了,但仍有極少數的人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磨難后終于得以生還。人們驚奇的發現大多生還的往往不是年輕力壯的水手,而是那些富有經驗,心理素質較強的年長者。通過對這一現象的分析與研究,得到的結論是——能在惡劣環境下求得生存,靠的不是體能而是良好的心理素質。據此德國人庫爾特·漢恩提出了“外展訓練”理信念(Outward Bound)并于1941年在英國創辦了一所專門訓練水兵的學校,后來逐漸延伸為軍隊士兵生存能力的訓練。
二戰結束后,“外展訓練”也從最早的軍事生存訓練演變成為社會和經濟領域服務的一種人本訓練。今天,“外展訓練”融匯Outward Bound培訓理念,圍繞著領導藝術、團隊建設等現代管理的中心問題,結合企業的發展需要與參訓者的人格特征,通過全方位的素質培訓,一方面使參訓者重新認識自我,重新定位自我,實現自我超越;另一方面,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以全新的方式凝聚企業的向心力。